避难硐室门之制冷方式对比
避难硐室门避难硐室系统降温按照原理可划分为2种:被动冷却和主动冷却。被动冷却又可划分为蓄冷、蓄能、强制换热(对流换热、辐射换热等);主动冷却方式很多,均需要消耗电能,矿难一旦发生,伴随着的就是停电,因此这里不进行讨论。
蓄能方式:主要是指是利用预存的电能或动能(高压气体等)驱动马达,带动冷却系统工作。
例如澳大利亚Minearc的Hard Rock Chamber,系统采用蓄能型空调,该冷却设备利用蓄电池供电驱动空调完成舱内降温。优点是体积小、结构紧凑、技术成熟。缺点是需要蓄电池供电,冷凝器在舱外。不利于舱体抗爆。
蓄冷方式:主要是利用预先存贮的冷量(制冷剂)进行制冷,从而达到舱内空气冷却的目的。蓄冷可采用蓄冷剂(如液氮、液态二氧化碳、R744、R22、R134a等)、蓄冰等。如辽宁卓异的安全型空调,采用预存制冷剂节流制冷。优点是不带电,设备全在舱内、安全,适于中国煤矿井下环境。缺点是需要高压空气作动力,需要存贮大量制冷剂。
蓄冰制冷,日常需要通电保持空调柜里蓄冰不被融化,日常维护费用太高。
强制换热方式:主要是利用空气对流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。美国Strata公司的矿难救生舱。该系统采用舱内空气与舱外空气对流,舱外空气净化后引入舱内,相当于将舱外冷量带入。优点是体积小、能耗低。但是中国的煤矿瓦斯矿占很大比例,一旦发生瓦斯爆炸,外界高温环境将会持续比较长时间。
以上是三种制冷方式的对比,您了解了吗?